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学院工作的主线。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面对多轮疫情的袭扰,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学院事业发展,保稳定、抓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呈现出向好发展、整体成势的发展趋势。
一、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坚持政治统领,全面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理论武装,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指导党支部改进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载体,组织开展“学习二十大”专题教育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年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11次,组织开展主题宣讲、师生座谈会、专题党课、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等67场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的二十大辅导读本》等读本,教育、引导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强化责任担当,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主体责任,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党的建设工作9次,传达落实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部署要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99份,及时分解责任、推动落实。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其他班子成员履行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督促各职能部门充分履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班子成员通过联系基层党组织的方式参加系党支部组织生活,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和点评,全面实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
(三)加强整改落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开展检视整改,制订《教工党支部建设标准(试行)》《学生党支部建设标准(试行)》,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新增成立1个党总支和2个党支部,对11个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充实,组织培训入党积极分子547人、发展党员59人。组织375人次参加党建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素养。三是突出示范引领,认真学习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和“优秀支部工作法”经验,积极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推进建活动阵地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群团组织建设,信息技术系党总支党建案例首次入选《中国教育报》“学校党建创新案例”征集并在中国教育报报道。
(四)严格政治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规范干部选拔、考核和管理,完成8名中层正职干部和3名六级职员选拔任用、10名中层副职干部和9名科级干部的试用期满考核转正及2名中层干部轮岗工作,协助省教育工委和省商务厅完成了3名副院级领导选拔任用工作。加强干部培训,组织10名领导干部参加省县处级政治理论水平考试,组织10人次参加完成公办院校党委书记和校(院)长培训班、四川高校党委组织部长培训班、高校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网络培训班等专题培训。
(五)严抓意识形态,掌握工作主动权。围绕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主持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形势,特别是二十大召开前后重要敏感节点加强排查化解,积极稳妥处理疫情与舆情交织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全面审查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重点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持续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确保学校政治安全。
(六)坚持正风肃纪,筑牢廉政防线。学校党委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培土加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坚定不移推进监督执纪问责和反腐败工作,加强日常廉政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红色家书诵读、廉政警示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严把选人用人廉政审查,对提拔任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人员进行集中查验、全面“体检”,全年累计审查把关近400人次,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函10余份,营造良好氛围。
二、狠抓内涵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专业建设取得成效。密切对接创新链、产业链,优化专业群建设,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和营养配餐2个专业,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全力推进中,强化课程建设,187门课程进入诊改建设质量保证体系。扎实推进“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提质培优”项目建设,2022年立项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课题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课证融通有序推进,“1+X”证书共有2008位学生参加12项证书考试,获证率达91%,证书成果运用推广有进展,证书考核结果与学院学历教育相关课程对接,已有7个证书有规则地对应院内课程,进一步探索学分银行建设路径。
(二)师资素质持续提升。组织各类教师累计参加集中培训168 人次,专题培训385 人次。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推荐比赛优秀者代表学院参与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历史性突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2项。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成立“桑道”“新儒商”两个院级辅导员工作室,成功申报“易树敏营养配餐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技能竞赛成绩突出。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带动人才培养工作,成功承办了2022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获奖53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省级一等奖7项,参加“三创赛”获得国赛二等奖 1个、省赛一等奖 4个。
(四)产教融合持续深化。积极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探索产教融合“1+1+1”模式建设,与政府、产业、行业、企业五方联动,推进校企一体、产教交融,校企合作企业近200个,与沃尔玛、京东、天猫、永辉、新华三、省外贸集团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牵头成立四川省外贸创新发展职教集团,与新华三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天猫合作的商业贸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校企各展所长、共建共管、共享共赢。
(五)教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加大专项攻关研究,提高立项层次,本年度共发表论文68篇,教研课题立项107项、结题26项,科研课题立项43项、结题52项,其中省级科研课题立项10项、结题6项,教师研究能力有较大提升。
(六)招生就业态势良好。圆满完成2022年招生计划,与2021 年相比较,文科调档线下降10 分,理科调档线上升13 分,平均成绩文科下降8 分,理科上升了4 分。坚持落实“一把手”工程,形成“学院-职能部门-各系-辅导员-毕业生”协同并进、五位一体的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再次被教育部选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高校,2022届就业率95.82%,专升本升学率29.5%,位居全省前列。
三、坚持立德树人,不断优化提升育人质量
(一)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明显。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入选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第三批试点高校。组织班子成员带头给学生上党课、形势与政策课,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依托大思政育人格局,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培育创建领航教育思政主题省级特等奖1项,认定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教育工作全面推进。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积极建设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提高学生服务质量。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法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国防宣传教育和大学生征兵宣传。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预防干预,获评“2022年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年度优秀组织单位”。进一步完善“奖、贷、助、勤、免、补”资助体系,圆满完成了奖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勤工助学等的发放工作。
(三)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强化。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学、讲、看、唱、演”等系列建团百年庆祝活动,积极传承伟大建团精神。构建“三色文化”育人体系,打好巴蜀红色文化底色,增添非遗传统文化亮色,彰显校企文化融合特色,开展4期非遗大讲堂活动,与成都市非遗博览园合作培训了非遗学生讲师178人;开展“四季四节”校园活动,建强“公寓文化”育人阵地,“商道为根 文化花开 德育结果——新商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商道文化’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入选我省2022年职业院校德育、学生管理工作典型案例。
四、坚持依法治校,不断提升内部治理水平
(一)学校治理效率持续提高。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治理体系建设,2022年修订了《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章程(2022年修订版)》,修订、完善制度百余项,全院累计制度300项以上,建立了内部控制系统,不断强化教学科研、组织人事、财务资产、学生管理、后勤保卫等运行管理规范,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二)质管体系建设初现效果。发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的基础作用,推进内部质量诊改机制建设,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全面发展五个层面,不断改进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大预算执行绩效考核力度,改进院内预算编制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流程,保障学院正常运行。
(三)审计监督执行更加有力。紧盯学院“三重一大”事项,严把“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加大全过程监督力度,强化纪检监督和审计监督的有机结合,全面规范权力运行、持续提升监督实效。对两校区维修项目和运动场项目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对4项年度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累计审减金额70.19万元,平均审减率达到16.53%。
(四)校园安全稳定保障有序。压紧压实责任,召开全院安全工作会议,签订《安全责任书》,制定《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安全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加强校园治安、防火防盗、卫生膳食、车辆运行等管理,校园秩序安全稳定,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件。
(五)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有效。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持续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强化校园网格化管理,出台、修订了一系列校园日常防控工作制度、预案以及人群密集场所防控措施、管理办法。坚决落实各项日常防控制度措施,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制度,及时采购、储备、分配防控物资,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组织开展师生心理辅导,加强与属地教育、卫生、社区等各有关部门联防联控,构建学校、班级(院系)、师生、家长四级联动防控机制,防控工作得到上级和属地的肯定。
五、突出职教优势,社会服务职能有效发挥
(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社会为“支点”,扎实开展支部结对共建,信息技术党总支部、旅游管理党总支部与热柯觉中心村党组织共建结对,发挥专业优势,联系合作企业,将金阳县农特产品引入大型商超,签订价值12万元的产品采购协议,采购金阳县农特产品累计16万余元,促进热柯觉中心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社会服务逆势发展。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授牌学院为“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对外培训工作因疫情受到影响,转向推进校内SIYB培训项目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实际创收153.33万元,比上年度增长近200%。
六、克服不利影响,对外合作交流保持稳定
一是克服新冠疫情困难,恢复留学生招生工作,录取22级留学生28名,在籍留学生达116人,狠抓留学生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完成2019届毕业生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国际课程标准制定工作和教师海外读博学历提升项目,开展学院重点专业国际范式建设,2022年学院获得Education Plus2022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院校。
2022年学校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但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内部治理水平还不够高,激励体制机制还不够有力,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还不够强;师资力量、基础建设与教学条件还不能满足不断壮大的办学规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度还不够紧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与人才市场需求对接还不够紧密。
下一步,学院领导班子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抓好党建引领促进人才培养工作,聚焦双高、对标竞进,深化“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