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25日,经济贸易系组织 2024 级现代物流管理、关务与外贸服务两个专业共计 153 名学生,赴四川中通云仓科技有限公司龙泉物流基地与简阳中通西南项目中心,开展为期两周的“专业劳动实践”课程教学。
高压实战中,学生实现快速蜕变
从初入岗位时的生疏懵懂,到后期能熟练操作并为同伴提供指导的“小师傅”,153 名学生在物流企业高强度、快节奏的实战环境中完成了惊人蜕变。物流仓储与配送工作对效率、精度有着极高要求,尤其在订单高峰期,学生们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货物分拣、复核、打包、出库等一系列流程,极限高压的工作场景成为检验和提升能力的“试金石”。面对挑战,同学们主动克服畏难情绪,在反复实操中挖掘自身潜力,不仅熟练掌握了物流岗位核心技能,更显著提升了抗压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展现出经济贸易系学子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理实融合中,专业认知实现升华
此次实践打破了课堂理论与行业实践的壁垒,让学生们得以在真实的物流场景中验证、深化专业知识。课堂上学习的仓储管理、配送优化、物流设备操作等理论知识,在企业的货架间、操作台前有了具象化的呈现——学生们亲手操作智能分拣设备、手持终端扫码系统,参与库存盘点、订单处理等全流程工作,对仓储管理中的入库、存储、出库等关键环节形成了直观且深刻的认知。不少同学表示,通过实践,原本抽象的专业概念变得清晰易懂,对现代物流行业的运作模式、技术应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专业认同感与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岗位历练中,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劳动实践不仅是技能提升的过程,更是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两周的时间,经济贸易系学子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即使遇到分拣误差、设备故障等问题,也能积极沟通、协同解决,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在团队协作中,各仓各环节、不同仓区之间的学生紧密配合,严格听从企业调度安排,高效完成各项协作任务,团队精神在实战中得到充分锤炼;从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到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伴,同学们在细节中培养责任心,逐步形成了符合物流行业要求的职业行为规范,为未来步入职场积累了宝贵的素养储备。

实践成果丰硕,为职业生涯注入动力
此次“物流战地”的难忘经历,已成为同学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实践结束后,依据学生的实践表现、企业评价及指导老师意见,张月、罗杰等 16 名学生获得优秀表彰,赵周平、罗岚彬两位老师获评“优秀指导老师”,树立了先进典型,激发了全系学生的实践热情。
此次实践全程在企业实战现场开展,在企业的鼎力配合及学院教务处、学工部等部门支持下,最终圆满完成,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专业劳动实践”课程是系部落实“以岗育人、以实践促成长”教学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让学生深入行业一线,不仅有效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更帮助他们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相信此次实践积累的经验与感悟,将转化为同学们后续学习的动力,融入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全过程,为他们未来在现代物流、关务外贸等领域的长远发展赋能,真正实现“实践一次,受益终身”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