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现邀约大家一同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书目介绍
核心主题
青年成长与责任担当:习近平多次强调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鼓励青年“自找苦吃”,通过基层实践增长才干,如“年轻人要‘自讨苦吃’”等金句引发广泛共鸣。
理想信念教育:书中多次提到青年要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典故事与案例
在正定工作时,习近平邀请大学生返乡调研,推动地方发展;
在福建工作期间,他指导厦门大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强调“调研要深入实际”;
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他寄语大学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勉励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
影响与教育意义
青年教育读本:该书被列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多所高校组织专题学习会、读书分享会,引导青年学生感悟领袖情怀。
价值观引领:书中习近平同志平易近人、务实亲民的作风,为青年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价值观。
实践导向:书中强调的“知行合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等理念,推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序言
年轻人首先就应该立志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让我们携手一同走进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第一卷02
习书记与我们聊如何做好基层工作
听听习近平总书记
对青年的关心关爱与期望
章前导读
1984年7月29日下午3时45分,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到县政府招待所看望前来参加社会实践的徐南雄、任锦芳等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并在同学们住宿的房间里与大家谈心约两个小时。在交流中,针对同学们关于“如何做好基层工作”的提问,习近平同志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基层工作的体会和感悟,鼓励同学们毕业后到基层一线去接受实践锻炼。习近平同志谈道,作为基层干部,要有忍耐力、直觉力和行政力,要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干好基层工作,要有兴趣、有热情,要有韧性、有耐力,要有一点儿组织能力,要有一股豁出去的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