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现邀约大家一同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书目介绍
核心主题
青年成长与责任担当:习近平多次强调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鼓励青年“自找苦吃”,通过基层实践增长才干,如“年轻人要‘自讨苦吃’”等金句引发广泛共鸣。
理想信念教育:书中多次提到青年要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典故事与案例
在正定工作时,习近平邀请大学生返乡调研,推动地方发展;
在福建工作期间,他指导厦门大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强调“调研要深入实际”;
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他寄语大学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勉励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
影响与教育意义
青年教育读本:该书被列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多所高校组织专题学习会、读书分享会,引导青年学生感悟领袖情怀。
价值观引领:书中习近平同志平易近人、务实亲民的作风,为青年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价值观。
实践导向:书中强调的“知行合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等理念,推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序言
年轻人首先就应该立志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让我们携手一同走进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第一卷01
“习书记邀请我们返家乡搞农
村调研”
听听习近平总书记
对青年的关心关爱与期望
章前导读
1983年12月18日,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给河北农业大学曹兵海等正定籍大学生写了一封信:“家乡的40多万父老乡亲都在翘首以待,盼望着你们……”之后,习近平同志邀请同学们暑期返家乡搞农村调研,并亲自给同学们作动员指导,还请大家吃了顿肉包子。他告诉同学们,学习的同时要想办法应用,在应用中再总结,再用于学习;调研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要通过表面的东西,发现背后的机理,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强调,“调研报告要写得‘实实在在’——不要写赞美的话,多写政府部门没掌握的情况和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受习近平同志来信和指导农村调研的鼓舞,河北农业大学1984届至1987届正定籍51名大学生中有26人回到正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