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月3日,中印公路通车至新平洋,新三十八师全部及新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同时到达。史迪威的指挥部和前方基地也推进至此。史迪威、孙立人亲赴于邦阵地,向攻克于邦的官兵祝捷并颁勋授奖。遂令新三十八师在左进攻太白家,第六十五团居右进攻打洛,第六十五团沿大奈河南岸利用森林掩蔽,开路前进,出敌不意,迂回到百贼河敌后,将日军包围,经过激战,于1月25日全歼晖冈田大队700余人,大队长冈田中佐跳河自杀,敌遗尸670具,被俘20余人,第六十五团缴获速射炮2门,追击炮4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步枪500余支,旋即占领打洛,揭开了缅甸战争面反攻的序幕。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干会议上作了《学习和时局》的讲演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对于党的高级干部在学习党史过程中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结论,以及对于学习研究党的历史经验应有的态度。

毛泽东指出,应使干部对于党内历史问题在思想上完全弄清楚,同时对于历史上犯错误的同志在作结论时应取宽大的方针,以便一方面彻底了解我党历史经验,避免重犯错误;另一方面能够团结同志,共同工作。
毛泽东的这次重要讲演是延安整风运动的总结性文件之一。
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上就这一讨论所作的关于学习问题与时局的报告。
1944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对中国大资产阶级及英美派资产阶级的政策问题致晋察冀分局电》。
电文指出:
1.对中国大资产阶级的政策。还在抗日的中国大资产阶级,在其抗日一点上是有革命性的,应该联合,这是主要的。对其抗日不积极,又反对民主革命一面的应坚决斗争,但这是为着联合抗日这个中心目的进行的斗争,是服从于联合抗日的。抗日的地主军阀亦有这样的两面性,我党均以革命的两面政策(联合与斗争)对待之。
2.对英美派资产阶级的政策。反法西斯的英美派资产阶级,在其反法西斯一点上均有革命性,但他们内部也各有许多派别。亲德日派别是反动的;联苏又反苏、反法西斯又反民主的派别是革命性较小的;比较看重于联苏与民主的派别,如美国的罗斯福、华莱士一派,则革命性亦较大。美国的无产阶级支持后一派,以便共同反对法西斯和国内的独立派与顽固派。
3.根据各个阶级对革命的具体态度采取总方针。今天的中国与世界,敌、我、友三方均有武装与政权、阶级力量的分合变化极其复杂,有时极其迅速的巨大,套用战略策略的简单化公式已往往不能解决问题,但应根据各阶级对革命的具体态度,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对最反动分子各个击破的总方针。

1944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重庆举行的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后来,中国共产党又向国民党当局书面提出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0月10日,周恩来在延安发表《如何解决》的演讲,进一步阐明召开各方代表参加的紧急国事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共产党关于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反映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一致愿望和共同要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在各民主党派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党的百年大寿的今年,共产党及全国人民会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再接再厉、同心协力、不断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进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庆祝党百岁生日,百年载艰苦卓绝,百年载荣耀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