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系校企共建专业教研活动

                 ——双方教师互助成长的平台

作者:发布时间:2018-12-02点击数:

2018年5月16日,信息技术系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会,校企全体教师参与,收获颇丰。中午12:30—13:30校企双方各专业负责人对18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讨论修订18级新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及部分课程标准。紧接着,13:40—14:10就上次关于图形图像课程标准的问题进行讨论,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形成较为清晰的标准。14:15—15:15,全体教师(涵盖专业课老师与所有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在文家校区2108教室参与吴世豪老师的《JavaScript程序设计》教学观摩课。

IMG_20180515_142046

吴世豪老师在2108进行公开课展示

IMG_20180515_143750_1

信息技术系教师参与公开课照片

本次教研活动参与班级为17软件技术共建2班,该班学生大部分为单招学生、少部分高考考生,在课堂上不算活跃,但专业课基础一直掌握不错,课上吸收能力较好,故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制定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学方法与语言。从课前三题引入和复习课程,利用随机抽取系统和加分系统,加强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授课过程,引入之前做过的程序作业和较为常见的网页页面作为引入主线的辅助材料;解释本课核心名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对象(Object)时,举例贴近实际生活,对学生而言又比较有趣,将学生思维紧紧抓在课程中来;在课程尾声,解释面向对象的优势与劣势,针对劣势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演示。至此,本堂1小时的公开课圆满结束。

IMG_20180515_141954

吴世豪老师公开课现场

在15:20—16:20,全系老师继续回到1201办公室,以吴世豪老师的公开课为引子,展开了为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系列研讨。首先,罗洁老师率先发言,站在技术教师的角度,就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几种不同的相处方式,主要是用心、用情。接着李翱老师提出在课程中要多关注学生实操的练习,教师可以“少讲”,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紧接着,张丽君老师则肯定了单招同学的思维很活跃,头脑灵活,只是要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点,及做好课堂管理,需要技术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相互配合;本期共建专业教学效率较之前有明显提高,这也反映了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实际教学中得到真实的体现效果是不错;其次,在大二信管班还出现学得很好的同学主动担任讲师为其他同学做小班辅导的情况,很欣慰。后来,吴世豪老师在发言中简单阐述了关于课程中使用的学员管理系统的情况,原计划大二时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出这样的系统,故而,让他们现在充分使用和熟悉,未来设计时更有方向。针对课后网页制作比赛,根据现在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兴趣,产生与作业不同的效果。紧接着,信息技术系刘能良书记发言,首先就吴老师上课的风格、导入和运用的各个系统、激发学生兴趣、每部分小结的案例思考等给出了肯定,同时指出吴老师在语速上较快,给学生反应的时间和动手操作训练较少,可以加强。后面、黄颖老师对吴老师上课案例选择及奖惩分明也给出肯定,也提出应该更多了解学生,同时,也提出希望能够筹备系部比赛,将共建专业学生与普通专业学生一起比拼,张丽君老师也表示会积极主动参与组织。最后,赵天宏主任对此次发言做出了总结,并表示以后要多开展这样的校企双方参与的教学研讨会。

IMG_20180515_151924_1

信息技术系全体老师在1201办公室开展教研活动

最后,信息技术系刘能良就此次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校、企双方共同筹备的教学研讨会,极大地了加强了校、企双方教师的团队凝结力,也有利于所有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相信经过一系列的研讨,校、企双方均有较大收获,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相信信息技术系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