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为适应新时代的办学发展需求,引领学院特色化发展,实现学院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院在和盛校区召开2022年诊改指标研讨会,对各层面的目标链和标准链进行动态调整。学院领导、党委学生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实践教学中心负责人、各教学系部主任和党总支书记、人文社科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部门负责人、专业群责任人、团总支书记、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黄松主持。

会议强调,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指标体系应当与之结合。一是把握诊改要求,新一轮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深刻把握诊改工作的具体要求。二是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体现教育的新要求。三是把握学院自身的特色,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体现商科类学校的特色。四是把握指标的规范、科学和粗、细、点、面,各职能部门要全面研究各项指标,进一步完善各项指标内涵。

会议要求,一是目标链要和标准链相呼应,指标的确立要与目标的实现一脉相承。二是诊改工作要与学院“十四五”规划相呼应,特别是要与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相呼应。三是诊改工作相应的配套制度要加快建设,要实实在在推动诊改工作落地,不折不扣的落实。
会上通报了2020-2021学年、2021-2022学年四个层面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各参会人员围绕四个层面诊改指标是否系统体现学院规划、部门规划、学院重点工作、年度工作计划,能否覆盖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是否充分体现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成果,能否真实体现学生成长状况,能否激发教师发展动力,指标达成难度高低和特色指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2022年诊改指标体系提出了建设性的修订意见。
会后,质量管理办公室将对会上的修订意见进行归纳整理,与相关部门商议,对诊改指标调整优化的内容予以明确。